首页 - 综合新闻
【湘江科创先锋】侯海良:瞄准前沿技术 勇攀创新高峰
发表时间: 2025-05-04 08:35:09 点击次数:

侯海良,湘江实验室科研骨干,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121”创新人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021年8月,自中南大学博士后出站后,侯海良怀揣着对科技的无限热忱与坚定信念,先后加盟湖南工商大学和湘江实验室。

在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陈晓红院士带领下,侯海良和研究团队依托湘江实验室重大重点项目集群、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高层次科研项目,围绕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科技、多模态人机协同三大前沿领域,攻克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场景落地”的全链条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效。

99885

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是一种基于物理实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通过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物理实体结合,赋予其感知、学习和动态交互能力,从而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执行具体任务。研发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需要系统整合数据采集和处理、传感器和数据同步、技术路线差异、多学科交叉等方面的资源和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

在陈晓红院士的指导下,侯海良与团队夜以继日攻坚复杂的技术难题。2024年6月,首款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形机器人成功问世,攻克了多模态感知融合、动态环境建模等核心技术,实现复杂场景下的多任务协同处理;2024年10月,首次将DeepSeek大模型嵌入机器人决策系统,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对复杂任务规划与场景适应能力;2024年11月,完成迭代的“湘江智伴”具身智能居家服务机器人(湘江11号)面向社会发布,进一步集成了快递收发、智能分类、钢琴演奏等家庭服务功能。相关技术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等顶级期刊,形成了覆盖核心算法、系统架构的高价值专利16项。

99886

多模态人机协同是人工智能迈向通用化、类人化的核心路径。然而,该技术面临数据异构性导致特征难以对齐、实时交互对系统延迟极度敏感、语义鸿沟阻碍意图精准传递等核心挑战。侯海良与团队聚焦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领域,构建多模态人机协同系统,突破跨模态动态融合、轻量化实时处理和语义映射三大技术:通过分层动态融合框架实现视觉、语言与动作信号的时空对齐,利用边缘计算架构压缩系统延迟至毫秒级,并借助跨模态知识图谱建立“抓取杯子”等物理动作与抽象指令的语义关联。目前成果已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侯海良与团队还在量子科学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了“理论—软件—硬件”协同研究体系:在理论层面,开发量子计算模拟引擎,支持状态向量与密度矩阵混合建模;在软件层面,搭建分层式量子开发框架,集成Qiskit与Q#编程接口,实现量子电路自动化优化与可视化分析;在硬件验证阶段,通过量子电路模拟器攻克高维态操控难题,优化动态解耦控制技术以提升量子门保真度。团队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为量子传感设备产业化(如高精度医疗诊断仪器)、量子通信网络建设(抗干扰密钥分发系统)及量子计算原型机开发(容错量子门操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侯海良特别重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支撑的重要性。“只有在湘江实验室这样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大平台’,在院士领衔的‘大团队’,我们才有机会经历‘大项目’的训练,才能创造高水平的‘大成果’!形成科技创新‘大亮点’!”

99887

在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侯海良也扎实推进微电子与物理学院建设和育人工作,形成了“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产教协同育人”“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助推实践创新能力”“以考研为着力点,持续推进学风建设”三大人才培养特色。

至今,已与数十家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50多个校外就业与实习基地;推动工信部“集成电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高能级平台立项建设,获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量子信息科学等本科专业;提出“课程筑基—案例赋能—产教协同”理念,建设《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案例库,引入华为海思、景嘉微等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编写“芯片设计—流片测试—系统验证”全流程教学模块案例,构建从CMOS基础到RISC-V架构芯片设计的阶梯式训练体系;指导学生团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1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考研录取名校;培养出“道德风尚奖”获得者陈彦博,“优秀・勤奋”工商学子院士奖励基金获得者代俊朋、贺嘉鑫等优秀学生典型。

99888

“侯海良院长自我要求严格,时常为了高质量完成工作而加班。他总是说工作不等人。”学院的刘仁义老师说。“像《电路分析》《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一些很难懂的课程,经侯老师的讲解,搭配丰富的现实应用和产业案例,瞬间变得生动有趣。他经常借课堂传递为人处世之道,鼓励我们展现湖工商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的良好精神风貌。”本科生贺嘉鑫说。

“陈晓红院士经常教导我们,‘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侯海良表示,将继续以“闯”的锐气、“创”的智慧、“干”的韧劲,通过持续拼搏与创新进取,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为打造湘江实验室这一战略科技力量、把湖南工商大学建设成为创新型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为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龙巧 张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