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校园
刘琼林:行止由心,拥抱超值青春
发表时间: 2023-12-04 10:48:47 点击次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珍惜时间,去坚持所爱,去追逐所求,才能够让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在学习中,他如同钟表匠,细致入微地研究每一个细节,追求卓越;在志愿活动中,他甘之如饴,将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在生活中,他热爱体育,是一位坚韧不拔的选手,始终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他就是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前沿交叉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院士卓越班2020级本科生刘琼林。

78208

78209

探索未知的实践者

刘琼林自进入大学以来,学习态度端正,专业成绩始终稳居专业前列,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勤奋”工商学子院士奖励基金等奖励,以及“三好学生”“最美大学生”“十佳青年”等荣誉。他注重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累计获得7个国家级奖项、7个省级奖项。

“科研的快乐,就在于内心的兴趣和探索欲。”高中时的刘琼林,每次看科幻电影,更关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接触智能产品,他会思考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并主动去寻找答案。他的科研兴趣,就源于对未知世界的纯粹好奇心。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刘琼林的好奇心有了更大的释放空间。经过不懈努力,大二时,他成功加入学校的科研团队,积极参加团队组织的学术讨论、实地调研,跟随老师参与并完成元链—数字资产认证平台脑纹识别、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同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在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后,他单独申请了“基于无人机巡检的光伏板检测系统设计”国家级立项在研项目,并以此为基础成功申请两项软著,在申两项专利。

由于清洁程度、完备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光伏发电量,从而导致成本增加,所以光伏板运维巡检需求正逐年增高。光伏面板的传统巡检方法是运维人员高举扫描仪或借助车辆对太阳能板进行检查,但这种巡检方式效率低、效果差、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实现巡检的创新,是光伏电站运维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刘琼林介绍,这个项目致力于研发出一款基于无人机巡检的光伏板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巡检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降低光伏电站的故障率和安全隐患,使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在明确自身定位,并与老师沟通确认基本方向后,他便立马开始搜集资料。“广泛搜集资料、拥有创新思维以及不断改进优化方案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他提到,有时候不得不推翻先前的工作,重新调整方向。“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多源于对某个问题的未知。”刘琼林认为,只要不断学习钻研,问题大部分都可以迎刃而解。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科研的基本消耗,刘琼林偶尔会自我怀疑。“在面对专业能力比我强的同学时,我会纠结是不是自己没有把时间分配好,花这么多时间在其他事情上,到底值不值得?”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他得出了答案:“这些事情都在不同方面帮助自己成长,只要是为之付出过努力的事,就都是值得的。”

乐在其中的服务者

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刘琼林在科研和志愿活动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将他的兴趣和热情从探索未知世界延伸到社会服务之中。通过科研实践,他不仅积累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志愿活动可以将所学的技能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在高中时,刘琼林带着好奇心和服务意识参与了高考和学考志愿者活动。这段经历给了他新鲜又难忘的志愿服务体验。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外来考生布置寝室、搬运行李、维护考场秩序等,为他们提供便利和帮助。“志愿工作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尤其是当我们帮助到有需要的考生,他们对我们报以微笑的时候,心里很温暖。”刘琼林切身体会到了志愿活动的意义。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只有当自己真正想去做的时候,才能体验到乐趣。” 自进入大学以来,刘琼林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积极参与了多项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逾200个小时。在校园,参与各级各类比赛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校外,为乡村儿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慧湘村”科创教育实践团是对他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主要通过为乡村儿童开展科普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由于农村儿童科普教育的缺乏,团队成员会给孩子们讲科普故事、展示机器人、开设手工课堂。在此过程中,不仅能让农村的孩子们享受到科技的乐趣,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志愿服务是刘琼林回馈社会、感恩社会的方式。而作为学习委员,刘琼林带领着班级里的同学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不想班里的任何一位同学掉队。”他在班级中积极开展学习“一对一帮扶”、期末互助、考研座谈会等工作,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营造了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优秀学风。同学们十分认可这位学习委员的工作,“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家都不再孤军奋战,各种挑战都可以共同面对”。目前,班级累计奖项超200项。

行胜于言的挑战者

在刘琼林成长的道路上,志愿活动和体育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调和音符,将他的生活谱写成一曲丰富且和谐的交响乐。对他来说,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也是结交朋友、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方式。“运动对我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它锻造着我的从容,提升了我的自信,以至于在大型场合上作报告都能够保持镇定。”刘琼林在运动中,不仅学会了与人打交道,也体会到了集体和团队的力量。

“如果感到焦虑和烦闷,我会选择通过运动来放松,找回内心的平静。”不像大多数运动达人会制定清晰的锻炼计划,刘琼林主要根据自己的心情、状态来选择运动方式。谈到喜欢的运动,刘琼林提到了跑步和篮球。“跑步时,我可以边跑边思考,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打球时,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学会暂时放下,事情也就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在刘琼林的记忆中,有一次难忘的挑战经历。当时临近高考,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急需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最后,他选择挑战长跑3000米,这是考验耐力和毅力的高难度项目。对于以短距离项目为优势的他来说,是从未尝试过的。“从起点到终点,呼吸越来越重,脚步越来越沉,能够完成下来非常不容易。”他一鼓作气,咬牙跑到了终点。

“要敢做、敢闯、敢拼,还要敢于挑战。”体育运动让刘琼林学会要以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去面对挑战,让他明白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轻言放弃。他将这种领悟带入了大学,保持到现在。他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奋力拼搏,连续三次在110米栏比赛中挺进前三,并获得了“优秀运动员”称号。

“行胜于言,穷理通于事。”刘琼林在方方面面都以实际行动展现着“行胜于言”的品质。他能够有意识地分清每个阶段的主次关系,作出相应的取舍,善于把握和利用时间,做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刘琼林从不吝啬付出,相信自己所做的选择,从不害怕挑战,追求发自内心的快乐,用他的好奇、坚韧和智慧享受着超值的每一刻。(马隽婷 张恒锦 杨磊)